独家解密《货郎图》邮票原地(创作地)到底在哪里?

6月18日发行《货郎图》特种邮票(有齿、无齿)各2枚,小型张1枚,画作现藏故宫,李嵩《货郎图》现存共四件,今天的话题主要探究一下南宋画院和画师李嵩《货郎图》画作创作地即原地的考证依据,中国早在五代时期,后蜀(933—965)和南唐(937—975)朝廷就已经设立宫廷画院,画院由国家直接管理,画院画家以“翰林”、“侍诏”的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,并穿戴官服,领取国家发放的“俸值”。南宋皇帝治国昏庸无能,但宋代画院的兴盛同那位艺术造诣颇高的昏君宋徽宗赵佶(1082—1135)有着密切的关系(图1),赵喆的字画《瑞鹤图》,曾登上2012年发行的优秀邮票《宋词》邮票的边饰(图2)。
宋朝画院称作翰林图画院(图3),属翰林院下辖,由内侍省管理。成就最高的画院都在南宋,尤其是宋徽宗的宣和画院和宋高宗的绍兴画院,画院是以描绘帝王贵族肖像与生活为主要任务,凡有重大活动,便有画院高手进行描绘记载,其实,直到近代才出现西洋画师在现场摆上画架,使用速写或画布来实时描绘,中国古代的画师都是用大脑先记录,随后到画院通过记忆来还原到画卷上,所以从五代到清代的宫廷画师,绝大部分画作其实是在画院完稿,大部分画作藏于历代宫苑,得到很好的传续到现代。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陈丹青在他的东西方艺术史系列纪录片《局部》中也表述了相同的观点,李嵩(1166—1243)南宋光宗、宁宗、理宗时期画院待诏,从小出身贫寒,年少时曾以木工为业,因为爱好绘画,颇远绳墨,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,承授画技,最终成为一代名家。其人物画用笔细致,神采奕奕;花鸟画精丽严谨,不觉繁缛呆滞;山水画以意匠经营,情留象外,引人入胜;界画不用界尺,而宫苑楼阁规矩绳墨皆备,不同凡响。我国台湾曾在2004年8月6日发行李嵩作品《故宮听阮图古画》邮票小全张(图5),李嵩所处的年代,南宋头两位皇帝执政时期,宋高宗和宋孝宗皆遗传了徽宗的艺术细胞,是南宋画院蓬勃发展的黄金期,货郎图创作于812年前的南宋嘉定四年(1211)翰林图画院,据南宋耐得翁的《都城纪胜》、明朝陈继儒在《宝颜堂笔记》、清代厉鹗《东城杂记》记载南宋翰林图画院位于今望江门一带(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斗富二桥),主图原地(古画创作地)是南宋画院所在地:杭州望江路邮政所,地址杭州市望江路81-1号,邮编310009(晨阳文)。
李嵩对创作风俗画情有独钟,仅《货郎图》就留下了四幅墨宝,分别现藏北京故宫(图6-8)、台北故宫(图9)和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(图9)、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(图10),北京故宫《货郎图》创作于南宋嘉定四年(1211),全画纵25.5cm,横70.4cm,是四幅中尺寸最大的一幅,全图描绘了老货郎挑担将至村头,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,表现了南宋时钱塘一带的风土人情,曾为宫廷藏画,后被溥仪携到东北,流落市上,解放后重归北京故宫。从几幅古画比较可以看出,台北故宫画作名为《市担婴戏图》纵25.8cm横27.6cm,画作着色保存最好,估计常年存于宫廷未经流转,北京画作曾散落民间,色彩已较难显现。
 志号2023-10
(2-1)货郎图(局部) 1.20元
(2-2)货郎图(局部)  1.20元
小型张货郎图  6.00元
邮票规格55×42毫米
齿孔度数13度
整张枚数12枚
小型张邮票规格
小型张外形规格
138×50毫米
190×85毫米
整张规格203×200毫米
小型张齿孔13.5度
版  别胶雕套印
防伪方式防伪纸张、防伪油墨、异形齿孔、荧光喷码
设 计 者王虎鸣
雕 刻 者原艺珊、李昊
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
责任编辑:王静
计划发行数量:套票770万套
小型张595万枚
集邮圈原创内容,受知识产权保护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或摘抄此文的观点或论述,违者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Translate»